看见长春
长春莲花山:“五张名片”奏响四季欢歌
2025-10-15 14:10:16 来源:

乘坐地铁,直达莲花山,尽览北国金秋;走进陶艺馆,感受“跳跃”指尖的陶土温度;漫步生态廊道,体验“城市绿肺”的清新舒畅……人潮涌动的假日旅游是活力春城的最佳注脚,节节攀升的旅游消费更是美好生活的生动例证。

国庆中秋假期刚一结束,长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绘就“一心一带两翼三线四时”的宏伟蓝图。作为东部生态文旅休闲带的核心引擎,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精准定位,以“冰雪、避暑、运动、康养、美食”五张名片为战略支点,全面开启从“景点旅游”向“全域度假”,从“一季火热”向“四时俱好”的深刻变革。

硬件提速,构筑度假新支撑

作为大会重点部署的“东部生态文旅休闲带”核心承载区,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以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升级,打破“时空壁垒”,构建起“城景相融、全域联动”的度假新格局。

交通枢纽的突破性进展成为首要亮点。9月底正式开通的地铁2号线东延线,犹如一条“文旅动脉”串连城市东部门户的核心节点。6座崭新的地下车站在10.6公里的轨道上依次点亮,不到30分钟的车程,打破了地理空间的阻隔,将“辗转奔波”化为“无缝衔接”,更为362平方公里的生态宝地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能。

硬件配套的“加速度”彰显发展雄心。总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的天定山冰雪酒店项目已拔地而起,轮廓清晰。项目以“冰雪与温泉共生”为设计理念,规划设计温泉中心、五星级酒店、特色餐饮街区、会议中心以及可容纳近千人的演艺中心。吉林省建设集团副总经理王健介绍,酒店将与长春冰雪新天地一起,成为吉林省冰雪旅游对外开放的窗口、文化交流的平台和美好生活的载体。

另一重磅项目——喜都温泉酒店也已进入重点推进阶段,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拟分三期建设,当前重点建设前两期,将建设温泉酒店和温泉合院,商务会所及相关配套设施,并将打造特色民俗村、游客接待中心、特色商业街等。

与此同时,拥有21年发展历史的莲花山滑雪场2022年完成全面升级改造后,拥有28公顷专业滑雪场,2条客运索道,4条魔毯输送系统,并配套建有1万平方米雪具大厅、运动员公寓及多元戏雪娱乐设施。今冬,长春莲秀峰滑雪场与中旅国际所属北京万冰雪公司正式签署委托经营管理协议,莲花山滑雪场将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全面提升服务品质,为“冰雪运动”功能区注入专业力量。

交通网络与高端配套协同发力,正将莲花山度假区推向全新发展阶段。硬件升级不仅优化了游客体验,更构建起全域联动、四季皆宜的旅游新生态,为区域文旅产业释放出持久动能。

四季出彩,激活全时旅游链

紧扣“生态优先、文化赋能、主攻冰雪、兼顾四季”的发展思路,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正以“五个莲花山”为抓手,构建“春有繁花、夏有清凉、秋有彩叶、冬有冰雪”的全时旅游体系,让“四季长春”的文旅名片在莲花山焕发独特魅力。

冬季的莲花山无疑是东北冰雪旅游的“顶流”。今冬莲花山将重点打造三大冰雪项目:长春冰雪新天地将以“民族大团结・冰雪耀中华”为主题,打造156万平方米的冰雪盛宴,规划建设民族团结主题园区、冰雪娱乐区、民俗体验区等六大功能区;天定山滑雪场将在现有18条雪道基础上,新增2条总长1600米的趣味雪道,专门面向亲子游客群打造“冰雪乐园”主题区;莲花山滑雪场将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全面提升服务品质。

夏日的莲花山则变身“天然避暑氧吧”。夏季平均气温22℃,花海、森林构成了天然的避暑景观,莲秀峰森林公园植被茂密、风光秀美,沿着登山环线木栈道漫步,微风拂面,野趣盎然。莲花山巴图鲁乐园、天定山旅游度假小镇更为夏季清凉之旅增添欢乐,一顶顶帐篷如梨花般绽放在河畔、林间,在自然中即可享受清凉滋味。

“运动莲花山”的品牌内涵也在发展中不断丰富。莲花山依托生态优势,持续打造“全域运动网络”“全季运动格局”。作为长春“半小时经济圈”内唯一兼具山地、森林、水系资源的生态高地,莲花山精细化设计的体育设施,以及覆盖冰雪运动、徒步运动、骑行运动、休闲运动、户外运动等多种体旅融合的运动方式,正是莲花山户外运动专业化的注脚。

“康养莲花山”则通过温泉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结合,打造全龄化康养体验。目前,依托莲花山院士科研产业园、北药集团和国色天莲康养度假社区的优势,莲花山正加速布局运动康复、中药康养等细分领域,含有人参鹿茸提取成分的高科技护肤品等康养产品也已形成产业链,全面全向发展。

“美食莲花山”则依托“农旅融合”功能区,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新鲜体验。游客可前往农场采摘蔬菜、水果,体验农耕乐趣。“莲花山美食节”更是汇聚吉林各地特色美食,让游客大饱口福。

文脉铸魂,厚植文旅底蕴

文化为魂、彰显特色,莲花山正深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将文化底蕴融入文旅发展全过程,让生态景观与文化IP相得益彰,打造“有故事、有温度”的文旅目的地。

历史传说与名人故事为莲花山注入深厚底蕴,这里既有康熙劝农、乾隆饮马、光绪御赐等众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也曾诞生“吉林第一进士”马维驭、“一代廉吏”马俊显等历史名人。

红色文化是莲花山文旅发展的重要底色。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前线指挥所旧址位于劝农山镇同心村李家屯。1948年,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军区暨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召开过一系列会议,中心议题是1948年解放全东北,其中包括解放长春问题。为此,1948年4月13日,成立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前线指挥所,专门负责攻打长春。长春和平解放不仅为新中国完整保留了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更首开整军起义、整军投诚的先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前线指挥所旧址,作为见证长春解放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址,不仅丰富了长春的红色资源,更是传播红色历史、弘扬红色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

艺术文化则为莲花山增添了独一无二浪漫气息。作为莲花山的艺术文化地标,长春国际陶瓷艺术馆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蓬勃的发展活力,展示着长春莲花山“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风采。陶艺馆主体建筑由展览区、创作区、培训区、研学体验区和办公区构成,将艺术惠民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每年夏日,长春莲花山都会因为中国长春国际陶艺作品邀请展这一艺术盛事而沸腾。

生态与文化的融合,让莲花山的文旅魅力更加独特。这里的森林湿地、花海溪流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观,而是承载文化记忆的鲜活载体。“白天玩陶、夜晚观星”“品历史故事,学红色文化”“春踏青、夏避暑、秋赏景、冬玩雪”的全域全季旅游产业链在莲花山成为艺术。

从地铁开通的“交通革命”到温泉酒店的“硬件升级”,从四季业态的“全时覆盖”到文化IP的“深度挖掘”,莲花山正以“科创康养”“农旅融合”“冰雪运动”“文旅休闲”四大功能区为支撑,践行长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为长春建设新文旅城市书写生动答卷。


来源:人民网

初审:李皓

复审:张微微

终审:李锐 刘晓玲